传统的瓶装水生产中,成品水在灌装前添加臭氧混合成一定浓度的臭氧水,这种工艺操作简便、灭菌,无残留,而且对灌装环境及瓶子、盖子等包材的卫生要求也相对较低,被广泛使用。但天然矿泉水中有些矿物质可能会由此改变了原始的风味,更糟糕的是对人体有益的溴化物在臭氧的作用下转变成溴酸盐,而当溴酸盐超过一定的指标时,将会给饮用者带来健康隐患,增加癌症患病几率。
现在,许多国家在安全检测上已经把溴酸盐列为限量管控的有害物质。这一点在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新国标中亦有重点体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常识普及,消费者对饮用水安全越来越关注,无臭氧添加的新型矿泉水生产工艺必定会成为新的行业发展趋势。
产品水的微生物风险。由于不添加臭氧,失去了臭氧对产品水灌装过程的持续灭菌能力,因此,在水中不添加臭氧的情况下,怎么消除致病菌及其他微生物对产品水的影响成为新的问题。
包材(瓶子、盖子)的微生物风险。由于传统的臭氧水灌装过程中,灌装好的瓶装水在臭氧衰减过程中,水中的臭氧仍然有持续的灭菌能力,因此对包材的初始灭菌要求相对较低。然而,在不添加臭氧的灌装环节,势必要加强对包材的消毒处理,以便能够控制成品水的微生物指标。
生产环境的微生物风险。传统的含臭氧的矿泉水灌装过程中,由于臭氧的持续灭菌能力的存在,灌装环境通常具备千级净化间的条件即可。如果水中不再添加臭氧,灌装设备敞开在普通的千级净化间中,由于维修保养人员和工具及零部件的进出带进来微生物的风险几率势必会加大。
一、原水处理
天然矿泉水水源地通常都在山区、森林或者原野里,污染小,相对纯净,但有些地方的取水口附近土壤、岩层、植被及空气环境还比较复杂,对已经涌出的矿泉水容易造成影响,特别是微生物污染。所以矿泉水在灌装前的整体水处理系统设计中,除了水源地保护外,在取水、输水、储存、过滤处理等各环节要根据水源地环境和水质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整体工艺设计。
水处理系统必须使用空气隔离技术,系统全流程应可靠的封闭,避免和周围空气接触带入微生物而影响水质,工艺中避免不了的和空气接触的环节,一定要设置足够级别的空气过滤器做隔离,如储罐要安装内置精密过滤器的呼吸器。相应的环节要配备完善的CIP清洗和SIP灭菌系统。
二、包材灭菌
1.离子气静电除尘技术
瓶坯和瓶盖在运输、储存和投放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静电又会吸附灰尘,灰尘又是各种微生物的载体,容易对包材造成污染。而新型的离子气静电除尘技术可以用于对瓶坯、瓶盖的清洁除尘。
2.UV紫外线瓶坯、瓶盖灭菌技术
3.H2O2双氧水VHP喷雾灭菌技术
H2O2双氧水作为安全的灭菌剂在医学上广泛使用,近几年在饮料包装领域也开始使用这种技术。这一技术将双氧水原液汽化后喷入瓶坯和瓶盖表面,并保持在有效的灭菌高活性温区一段时间对瓶坯和瓶盖进行灭菌。与传统的消毒液喷冲灭菌技术相比,节约大量消毒液和调配用水,节省大量能源和设备占地,也简化了调配设备和操作。
4.IR红外线结合UV紫外线杀菌炉
IR红外线加热炉将瓶坯加热到100—120℃的吹瓶工艺温度的过程中,高温对杀灭微生物有一定的灭菌能力,同时还为雾化的H2O2双氧水灭菌提供了激活温区,使得H2O2双氧水灭菌过程无需额外的能耗。这样,传统的IR红外线加热炉也成为了雾化双氧水对瓶坯灭菌的杀菌炉。更进一步,在瓶坯加热炉里,除了IR红外线灯箱外,还增加了UV紫外线灯箱对处于较低温度的瓶坯螺纹区域进行UV紫外线灭菌。
5.吹瓶气的过滤精度高达0.01μm,阻截各种细菌霉菌
吹瓶使用的高压压缩空气经过0.01μm的无菌过滤器过滤,确保吹瓶气不会将微生物带给瓶子。
三、环境控制
1.双层环境净化技术
吹灌旋设备放置在外层的万级净化间中。吹灌旋设备本身自带静态达到百级的灌装净化装置,双层净化确保核心区充满正压无菌空气,杜绝灌装和旋盖过程的微生物污染。
2.空瓶传递区域正压洁净区技术
在吹瓶机瓶坯和空瓶传递区域上方增加FFU单元,安装U15级HEPA过滤器形成正压洁净区,防止周围环境中微生物落入瓶坯及空瓶中。在从吹瓶区到灌装区的交接传递区设置正压气密的隔离区,同样用U15级的HEPA过滤器形成正压无菌隔离气幕,有效阻隔干区和湿区气流。
综上所述,传统的灭菌能力LOG3的瓶装矿泉水生产设备进行无臭氧矿泉水的生产存在诸多风险,而用灭菌能力LOG5的无菌灌装设备生产无臭氧矿泉水又太过昂贵。因此,在传统的灭菌能力LOG3的瓶装矿泉水生产设备基础上,增加前述的各项新技术措施,可以实现无臭氧矿泉水灌装设备LOG4的灭菌能力,这样为无臭氧矿泉水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可靠而相对经济的解决方案。
相信,随着矿泉水灌装技术的发展,这一创新无臭氧灌装技术必将绽放绿色生机,给消费者带来更健康更自然的矿泉水,带来安心舒适的生命滋养。